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杏彩体育贾文彪:执着金银器制作三十余载

    发布时间:2024-01-06 18:09:20    |     次浏览

  杏彩体育近日,记者走进海南区贾文彪的工作坊时,他正在加工银首饰,经过捶打煅烧、制条拉丝等流程后,一枚银白色的戒指展现在记者眼前。所有工序结束后,贾文彪和记者谈起了他和金银器的故事。

  贾文彪1961年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先后做过木工、油工,1988年开始接触金银器加工。“1988年,我在金矿当木工,看到黄金的提炼过程感觉很神奇,便萌生了学习金银器加工的想法。”贾文彪说。一次偶然,贾文彪舍弃了收入稳定的木工活,转行当起了学徒工,跟随师傅学起了金银器加工。

  “白天琢磨金银器的图案、流程等,晚上7点多开始加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时间。如果操作失败杏彩体育,懊恼过后便总结失败原因,第二天请师傅指点,然后继续工作。”贾文彪说。勤学苦练一段时间后,贾文彪便可以单独进行金银制品加工了,而且更忙了。“白天为顾客制作金银首饰,晚上加工自己的作品,一天只睡几个小时。”贾文彪说。几年时间,贾文彪制作的金银器在当地小有名气,但也付出了代价。记者看到,贾文彪行走有些不方便,病根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1994年,经亲戚介绍,贾文彪来到海南区开办了当地第一家金银器加工店。

  由于手艺好,贾文彪的金银器加工店很快在当地打开了市场,生意步入正轨、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有了新想法。“当时感觉自己的技术停滞不前了,心中很是恐慌。”贾文彪说。为寻求技术上的突破,贾文彪到外地学习,但收效不大。一次,他在青海西宁认识了金维达老师。“我去西宁考察古董市场后出来闲逛,无意中看到金维达老师在制作金银器,工序流畅,技术娴熟,当时就被吸引了。交谈后,老师看我诚心想学艺,便收我为徒。”贾文彪说。无心的一次旅行让贾文彪开始了新生活,他留在西宁,跟随金维达这位工艺大师学习制作银碗、蒙古刀、蒙古族银饰等。

  “银碗的制作首先要把3厘米厚的银砖打成3毫米厚的银片,然后根据图案进行无数次敲打,最后经过堑刻加工而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易,有时敲打得手都没有知觉了。堑刻时稍有差池便会功亏一篑,必须在制作过程中抛弃一切杂念才能做出好的作品。”贾文彪说。贾文彪跟随金维达老师学习了3年多。其间,他每次都是匆匆回家休整一下,然后奔赴青海。学成归来,贾文彪的技术更上一层楼,制作的金银器种类多了,款式也多了,而且对于工艺复杂的金银器制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在贾文彪制作的金银器中,有一把蒙古刀的制作过程让他至今难忘。“制作前,我系统考察了蒙古刀的发展流变,选择最能体现草原文化特色的式样,最后通过三层白银焊接的方式做成功了。三层白银每一层含量都有不同的要求。那段时间杏彩体育,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晚上构思方案,白天制作,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我采用了打压、镂空、堑刻等工艺,同时镶嵌了红宝石。看到最终的成品,我高兴得不得了。”贾文彪说。记者看到这把蒙古刀虽然制成多年,依然色泽亮丽、灿烂夺目。

  30多年的金银器制作,贾文彪的金银器制作技术日渐娴熟,去年被列入我市非遗申报项目,他本人也获得青海省优秀工艺师荣誉称号。2018年,他代表乌海参加全国民间工匠交流会,制作的银烟嘴被公开展出。

  走进贾文彪的店铺,满眼是蒙古族银碗、银盘、蒙古刀等金银制品。谈起金银器制作30余年的感受,贾文彪说:“传统的金银器藏着岁月的光华、光阴的故事,每款金银制品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希望我的金银器制作早日获批我市非遗项目,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金银器制作的艺术魅力。” (李浩 文/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杏彩体育,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