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杏彩体育更深研究 更优服务

    发布时间:2024-05-21 12:02:45    |     次浏览

  杏彩体育从“御瓷归来特展”看明清帝王用过的精美瓷器,从“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展”看中国女性的风尚与变革,从“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看宋元时期的江西鼎盛气象……5月16日,初夏的阳光打在赣江之滨的江西省博物馆,多个主题展览丰富着这里的内涵、提升着这里的品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现如今,逛博物馆已成新风尚。今年1月8日,省博推出开年大展“御瓷归来”,明清御瓷回“老家”江西展出,部分珍品是首次走出故宫博物院……特展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次展览我看到了永宣青花瓷、成化斗彩、雍正粉彩瓷等许多精品,真的是大饱眼福。这个展览也体现了江西省博物馆努力展现本土文化的初心和水平。”湖南游客龙女士告诉记者。

  “‘御瓷归来’主题特展原计划4月初结束,但因为广受好评,展览将延迟到5月底。估计这个展览的参观人数有望突破100万人次。”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逛了省博就会爱上省博杏彩体育。”南昌市民游先生喜欢周末带孩子来这里看展。在这里,青铜之光神秘闪烁、瓷器釉彩绚丽迷人、玉器雕刻鬼斧神工、金银宝器富丽堂皇、丝绸制品典雅精美、书画笔墨飘逸奇幻……

  博物馆既要“守旧”又要“出新”。除了“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赣鄱非遗展”等5个常设展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江西文化,“御瓷归来”主题特展让观众大为震撼,更多的新展也呈现鲜明特色。

  “博物馆玩出新花样,文物也可以‘活’起来。”游先生说,省博的推陈出新让他感受到文物与普通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2022年6月1日,省博推出首个儿童主题展“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通过大揭秘、大发现、大创想三部分介绍了“小鸟虎”的发现、修复等过程。次年6月1日,以江西吉州窑陶瓷纹饰为主题的“趣·纹——小跃鹿的奇幻‘饰’界”儿童主题展在该馆开展。

  儿童主题展让孩子们“趣玩”文物。今年,省博还要把动物园“搬”进博物馆,“湖泊·生命·呼唤——贝林捐赠动物标本暨鄱阳湖自然生态展”正在紧锣密鼓布展中,有望在暑期与孩子们见面。届时,近400件动植物标本将以千姿百态杏彩体育、栩栩如生的展示,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虎踞江南——新干大墓与青铜王国”主题展是该馆另一个正在紧张布置的新展。“立足考古发现,展现新干商代大墓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这些蕴藏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文物,值得人们去探寻解读。”有关专家表示。

  据了解,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江西省博物馆将把氛围再次拉满:当日,博物馆开放时间延至21时,除了观展,主题纪录片、文创游戏、公益鉴宝、乐享非遗纷纷与观众见面互动,一场博物馆奇妙游也拉开大幕。(全媒体记者 钟秋兰)

  海昏侯文物,又“上新”了。90余件(套)文物,将在5月18日正式亮相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5月17日,笔者走进该馆,抢先“品尝”了“丹漆海昏——汉代海昏侯国漆器展”,探访汉代漆器的奥妙。

  “这17件漆木器,都是刘贺墓出土漆器的最新修复成果。”该馆文博馆员刘荣晖介绍,“丹漆海昏展”分为丹漆流韵、海昏漆华、漆艺天工三个部分。走进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展厅,深红色的陈展背景以漆纹装饰,汉风气象扑面而来。展览通过文物、复制品、辅助展具等,折射出西汉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时尚及审美情趣,展示了2000多年前海昏侯国的丹漆世界。

  刘贺墓出土的漆器数量繁多、工艺复杂、形式多样,总共有3000余件,而漆器的修复周期又比较长,这些都给修复工作增加了难度。“以饱水漆木器修复为例,其修复流程要经过分析检测、清洗、脱水、矫形定形干燥等步骤。其中,脱水处理就要几个月,甚至更久。”工作人员指着一个展柜中的漆耳杯说,修复仅仅是唤醒文物的一小步,研究才是关键。

  曾轰动一时、被评为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釦银贴金人物动物纹漆笥”,是一件用来盛放梳篦、脂粉等小物件的妆具。这件漆笥运用了金银贴花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西汉漆器的审美水平。

  “海昏侯的研究,需要几代人的接力。”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30余年、主持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杨军研究员颇为感慨。“要研究的不仅是文物,还包括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杏彩体育,以及以贵族和平民墓地为核心的海昏侯国等一系列重要遗存,它们是汉代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物化表达,是了解汉代文明的窗口。”杨军介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海昏侯文物研究的大部分工作,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共同努力,让“海昏侯”日渐被人们熟知。比如,双折式孔子屏风的研究,让大众见到了最早的孔子画像;竹简的研究,发现了失传1800多年的儒家经典《齐论》。针对出土的香瓜、梅子等时令水果研究,后人又推断出刘贺去世的时间……“从考古发掘阶段开始,我们就考虑到今后的展示和利用。”

  “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惠民的展览。”在5月17日举办的“丹漆海昏——汉代海昏侯国漆器展”新闻通气会上,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委员、副局长邓培介绍,为提升海昏IP活化利用水平,他们今年已举办14场“海昏文化进校园”活动。此外,一批文创周边、联名咖啡、社教课程等也在不断“上新”。(曾悦之)

  赣鄱大地,华彩万象。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省不少红色场馆推出沉浸式红色体验课等一批年轻态主题活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令人耳目一新。

  “周篮嫂的篮子,见证了一段军民鱼水情。”5月17日下午2时,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内,讲解员管雅丽正向青年学子介绍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半小时后,由她和学生参演的一堂红色文化情景剧在此上演。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由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生组成的铁军合唱团演唱的抗战歌曲《毕业歌》,拉开了情景剧序幕。激昂的歌声,激荡人心。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负责人李箐介绍,铁军合唱团是该馆红色阵地发挥铸魂育人作用的一次大胆探索。

  该剧以陈列馆序厅和旧址为舞台,通过军民鱼水、谈判改编、抗日救亡、奔赴前线四个篇章,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历史事件、文物故事、旧址遗迹内容融入其中,真实形象地还原了新四军在此工作的场景。

  情景剧第二篇章中,一个装满粽子的篮子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原型,是陈列馆馆藏文物“周篮嫂的篮子”。

  “这个篮子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游击队的一位秘密女交通员周篮用过的。”讲解员说,女英雄周篮就是提着它,在敌人眼皮底下给游击队员送饭、送物资、探敌情。“周篮嫂的篮子”成为军民鱼水情的最好见证。

  半小时的演出,青年学生在“隔空对话”中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剧情形象、生动,红色故事原来可以这么有趣”“看完这个演出,这段历史一下就记住了。”现场观众纷纷点赞。据悉,为更好地让青少年理解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该情景剧体验课、铁军合唱团还将深入到南昌市大中小学校进行演出。

  我省是红色资源大省,随着对文物遗址相关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成果的不断转换,其社会教育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近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针对来馆学生开展现场参观教学思政教育385场,提供菜单式授课50余次。

  5月15日,由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创排的《苏区精神永放光芒》情景故事讲演,吸引了400余名青少年学生观看。近年来,该馆探索“纪念馆+学校”融合发展,创新实施活动联办、阵地联建、课题联手、研学联推、队伍联育等“五联模式”,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曾悦之)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近年来,我省倡导进一步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功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博物馆成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全省博物馆客流总人数就达139.8万人次,南昌、景德镇、井冈山等旅游城市的博物馆人气“登顶”,已成江西文旅融合的聚焦点。我省博物馆热度一再攀上新高,与下列原因分不开——

  我省博物馆数量和质量都跻身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我省共有备案博物馆202家,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61家,居全国第六。2023年,我省博物馆年总客流量创新高,超过5700万人次,列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博物馆精品迭出、文创品牌广受好评。近7年,我省获得7个“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博物馆日渐成为城市休闲生活和文化消费亮点。

  江西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省文物瑰宝名录”“十大镇馆之宝”评选引发热议;省内文博单位与高校、专业学会联合举办海昏侯国及江西汉代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反响热烈;新组建的国际瓷器研究联盟,吸引22个国家和地区加盟。我省还与故宫博物院开展战略合作,将在省博物馆设立“故宫厅”。

  今后,我省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做好博物馆研究文章。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能力,加快推进藏品档案数字化、标准化和数据库建设,深化对藏品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挖掘阐发,鼓励博物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科学研究与成果示范。以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强研究型博物馆建设,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

  我省将持续做好博物馆教育文章。加大实施博物馆精品展览工作力度,打造彰显中华灿烂文明、阐释江西特色文化、富含时代精神的高品质展览,推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创性主题展览;将推进“百馆千校”活动,推动文物研究与展示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

  我省将加快推进“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计划,实施“博物馆+”战略,实现跨界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丰富多彩、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服务,让博物馆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们生活。(钟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