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河风海韵通丝路——黄骅市博物馆探访
发布时间:2024-02-28 15:24:06 | 次浏览
杏彩体育白雪映衬下,明清四合院建筑风格的黄骅市博物馆,显得既厚重又轻盈。这里为何令国内外文博专家、考古学者流连忘返?那几间低调内敛的展厅内,藏着什么神秘之物?
“面积不大,宝贝不轻。来,咱们先从门口看起。”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一边说笑着,一边把记者带入院中。小路尽头,记者看到两根巨大的铁锚横亘于展厅门外。
“长达3米,重逾2000斤!这两根铁锚堪称古代海船上的‘定海神针’,是渔民们打捞上来捐给博物馆的,由此可以想见古代海船体量之大。怎么样杏彩体育,算不算大宝贝?”张宝刚轻轻抚摸着铁锚,神情中透着自豪。
“果然不轻!不过,我还想看更多宝贝。”记者笑着回应。出发前,记者已做了功课,瞄准了海丰镇遗址出土器物。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区东25公里处,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该遗址,证明海丰镇在金代就已成为集水陆交通为一体的海运贸易重镇。历次出土珍宝,就藏身于这座博物馆内。
定窑、井陉窑、磁州窑、耀州窑、霍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瓷器,历经岁月沧桑,或残缺或完整,在灯下折射出斑斓色彩。那些定窑的印花、井陉窑的双色釉点彩、磁州窑的红绿彩、耀州窑的青瓷印花……或洒脱或绚烂,把中华瓷器高超的烧造技艺诠释得淋漓尽致。
“每一片瓷背后,都是一段故事。”张宝刚指着展柜内的绞胎瓷片说,绞胎瓷最早出现于唐代,因为胎釉一体、内外相通,又称“透花瓷”。绞胎,就是利用不同颜色的泥料,通过特定手法折叠、扭绞形成各种花纹。高温下,不同颜色泥土收缩率不一样,胎容易裂,因此成品率很低。绞胎瓷的繁盛,往往出现在经济繁荣期。这几件金代绞胎瓷片出现在海边,反映出当时海运贸易的繁荣。
古有海丰镇,今有黄骅港。在海丰镇遗址区域图前,望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岸线,一幅幅气势恢宏的海运图景不禁浮现眼前。在古代,环黄渤海区域属于交通要道,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华文化对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宋金时期,作为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港口,海丰镇商贸十分发达。借助自然河道和大运河等人工河道,各地商船将南北窑口的瓷器运送到这里,众多外国船队汇聚在海丰镇附近,精美的中华瓷器也由此远销海外……
交流带来互惠,有外贸就有内销。国内商船运来了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返程时又带走了什么呢?张宝刚回答:“盐!无论什么年代,生命离不开盐。”据文献记载,黄骅海水煮盐最早可追溯至西周,一直持续到明嘉靖元年。
一个巨大的篆书“盐”字,呈现在博物馆“鹾卤黄骅”展厅内。不远处,是一件双铺首铜圆壶,透着厚重典雅。讲解员张洪潮告诉记者,这是黄骅市博物馆十大精品文物之一,壶上的铭文显示该器物出自汉代万岁宫。然而杏彩体育,汉代深宫器物,怎会来到滨海之地?
“我们推测,这是某位汉代盐官的受赏之物。”张宝刚告诉记者,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在全国共设了36个盐官。其中,在煮盐业兴盛的黄骅境内不仅设置了章武县,还派驻专职盐官管理盐业生产。这件铜壶出现在黄骅,不仅是对盐官的褒奖,也反映出当地盐业的受重视程度。
另一件红陶圈带壶,则颇具民族风情。只见它整体为环形,上部开口,底座为喇叭形,器身有仿缝线纹饰。张宝刚介绍,唐代黄骅盐业出现“万灶煮海”的兴旺景象,吸引不同地域的人在此煮盐谋生,器物上也留下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迹杏彩体育。这件唐代红陶圈带壶,在成熟的中原制陶技艺基础上,融入了浓郁的草原风情,如今,已成为黄骅市博物馆的重要标识。
定窑黑釉盘、磁州窑绿釉诗文枕、磁州窑珍珠地梅瓶,煮盐遗址出土的盔形器、铜环权、石莲子、铁权,反映灶地买卖的文书……展厅内,一件件文物藏品和一幅幅工艺复原图,讲述着黄骅悠久的盐业史,也展现出不同地域民族的商贸交流和文化融合历程。
“真正的珍宝是什么?应该是那些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东西。”张宝刚捧起庭院里的雪,笑着说:“咱黄骅,东临渤海,北靠京津,是古黄河入海口。历史上,更是水陆海运通达之地,是‘海上丝绸之路’北方重要节点。你瞧,这朵朵雪花天上来,片片瓷器会于斯,海盐千煮莹如雪,咱们的珍宝可浓缩为八个字——河海交汇,瓷盐双绝!”(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