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故宫艺术珍品的美藏于日历的一纸一页之间
发布时间:2024-01-10 16:40:54 | 次浏览
杏彩体育《故宫日历·2024年》主编陈丽华、《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年》主编杨丹霞为我们分享日历编撰的背后故事,以及各自深耕于文博事业的感悟。
陈丽华 :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故宫研究院明清宫廷制作技艺研究所原所长。 现为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故宫日历 》 主编。 1971年在旅顺博物馆参加工作,曾任讲解员、陈列部主任。 1986年4月调入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先后任陈列部业务秘书,工艺组副组长、组长。 1998年任古器物部副主任,2002年4月任宫廷部主任。 2003年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研究馆员职称资格证书,2006年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07年4月由文化部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2014年1月办理退休手续。 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博物馆文物的陈列展览与研究,主攻方向是漆器、珐琅器的研究与鉴定。 担任《故宫日历》主编以来,已带领团队编撰出版了8本日历(2017年 — 2024年)。
杂志拍摄那天 , 有一个取景画面正好是故宫东华门的外景 , 7 0 岁的陈丽华身着大衣,走在东华门外 。 37年前 , 陈丽华就是骑着自行车 , 穿过东华门到故宫博物院上班报到的 。 回想那天的心情 , 她说 : “ 我有点忐忑,是一种很敬畏的心情,很想知道故宫是什么样的 , 我以前没来过故宫。 ”自此,她的人生故事与故宫相关联。
陈丽华在故宫 一直工作到 2014年退休,退休一年多后,她受邀担任 《 故宫日历 》 主编至今。 在《故宫日历 · 2024年》一书中,陈丽华携编撰团队呈现出一个龙文化的演变缩影,更借由故宫馆藏的各类文物,带着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包括古代紫禁城里过年 、 祝寿的盛景,华夏大地丰富的节庆风俗等。 当指尖翻阅过这 366页,一年的岁月流淌,也伴随着一段神游的文化之旅。
自1986年入职故宫博物院以来,陈丽华先后在陈列部、古器物部、宫廷部都工作过,之后担任主管业务工作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当接到来自故宫出版社的《故宫日历》主编邀约时,陈丽华考虑再三后,觉得自己还算比较熟悉故宫的各类文物,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份邀约。
《故宫日历》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由故宫博物院连续出版过5本(1933年—1937年),并风靡一时,一度成为“社交礼物”,学者俞平伯曾将它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周作人。不过,后因战乱,《故宫日历》的出版“戛然而止”。2009年3月在一场故宫出版社内部的编辑培训会上,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谈及他在故宫图书馆看到20世纪30年代《故宫日历》的感受,并建议将《故宫日历》重新推出。于是在2009年8月,故宫出版社以1937年版的《故宫日历》为蓝本,除日期信息外,全部采用1937年版《故宫日历》的图文内容,推出了2010年版《故宫日历》。《故宫日历》得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陈丽华担任《故宫日历》主编后,她携团队编撰出版的第一本日历是2017年日历,至今她与团队已编撰出版了8本(2017年—2024 年)。编撰一本日历,前后花费六七个月时间。她需要提前大半年开始筹备,然后与团队讨论主题、挑选文物及图片、分工编撰、交定稿给出版社付印。“明年的日历,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就需要印刷出来了。每年我都是4月底把定稿交给出版社,我跟团队会在前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策划日历内容。”
日历的大主题会围绕每年的生肖,然后根据生肖的寓意进行拓展,筛选文物,“比如2017年是鸡年,总的大主题词是‘鸣曲奏吉祥’,然后一年十二个月所呈现的内容是选取表现禽鸟的文物,每个月再定一个分主题词”。
一年365天或366天,但陈丽华每年都要从近千张文物图片中精选出最终要用的日历配图,选定的文物及图片都是团队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选文物的过程,就像在浩瀚的海洋 里选东西。 我们会从多方面去考虑,一个是文物的艺术性; 另一个是它的文化性,我们想选出那个时代最经典的东西,文物包含传统文化故事是最好的,这样内容的可读性更强。 ”文物图片选定之后,陈丽华和另外4位编撰人员分工对文物撰写说明文字。 文案看着虽短,写起来却并不轻松。 每个人被分到的撰写内容未必是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而文案既要体现专业性,又要兼顾趣味性。
2024 年恰逢龙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不论是在故宫的建筑上,还是故宫的馆藏文物中,比比皆是。“故宫就是一个龙的世界”,用陈丽华的话来说,哪怕做十本与龙文化相关的日历,每一页上都有龙的形象,3650天也都可以不重样。但如果只是堆叠龙元素,对大众来说没有意义,他们会想:除了龙,还能有别的吗?
为此,针对《故宫日历·2024 年》,陈丽华团队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策划,所选的文物既系统梳理了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演化过程,也聚焦传统民俗文化和古代皇家的节庆文化。
日历的封面图案则选用清代黄地九龙牡丹纹漳绒毯局部,一条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上的祥龙,龙头正面、居于画面中央,灵动的眼睛正视前方,充满活力。陈丽华说:“龙是最霸气的生肖,正面龙的寓意好,形象更威武。这个龙的形体非常漂亮,也很能代表清中期龙纹的一个样式。”
根据龙的寓意和节庆文化,12个月对应的12个主题词分别是敬龙祈福、贺岁迎祥、平安宜春、吉祥如意、五福临门、端阳呈瑞、龙腾紫禁、内廷珍御、中秋团圆、天子万年、慈寿无疆、普天同庆。一月,精选了各类带有龙的造型或图案的文物,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到清中期。2024年1月1日元旦这天,日历上对应的开篇文物图片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C”形玉龙。这件玉龙,是五六千年前龙纹的早期形象。
“龙在古代也指代皇帝,那大家会不会好奇皇帝在宫里是怎么过春节的?”陈丽华说,“所以二月至五月我们都围绕‘宫中过年’这个主题,梳理了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宫中的各种风俗 介绍。 ”六月、九月分别是以宫廷中过端午节、中秋节的节庆风俗文化介绍为主。 十月 至十二月可以看到帝王祝寿的诸多文化细节,比如乾隆皇帝亲自给母亲敬酒端茶请安等。
至于没有传统节庆日的七、八月,则集中展现了与龙相关的建筑、宫廷器物。七月“龙腾紫禁”主要呈现紫禁城建筑中的龙元素,比如大殿上的飞檐、屏风、龙椅、金龙藻井等。八 月“内廷珍御”呈现了宫廷所用家具、文房和服饰等上的龙元素,比如柜子、龙纹蜡笺、绣着龙纹的朝服等。
1971年,18岁的陈丽华被大连市文化局招聘进入旅顺博物馆工作,成为一名讲解员,一做就是三年。她所就职的旅顺博物馆虽然是一个地方性博物馆,但藏品数量和种类并不亚于某些省级博物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陈丽华从小并没有接触太多历史知识,她对历史文物的兴趣是在博物馆慢慢培养起来的。进入博物馆工作后,她逐渐对漆器、珐琅器感兴趣, 当时的她也没想到对漆器、珐琅器的研究会成为自己毕生的研究领域。 之后,陈丽华被选拔推荐到辽宁大学历史系读书,毕业后回到旅顺博物馆工作,后被选为陈列部主任。
因丈夫在1985年调回北京工作,孩子又年幼,陈丽华也想寻求调往北京的工作机会,与家人团聚。后来,在单位领导的推荐之下,她在1986年4月调入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工作。“能进故宫博物院工作,我之前想都不敢想。”当她骑着自行车进入东华门到南三所办公区去报到的时候,她还觉得这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我怎么能进到这里头,我太幸运了”。
刚到陈列部,陈丽华从业务工作做起。三个月后,她给旅顺博物馆的前同事写信,感恩自己的幸运,“原来在旅顺博物馆可能工作几年都得不到的收获,在故宫博物院短短几个月就学 到了”。在陈列部工艺组,陈丽华跟着时任工艺组组长李久芳先生学习办展和工艺知识,她说:“能得到李久芳先生的指导,我一下就感觉自己进步太快了,他是玉器、漆器、珐琅器研究专家,而我又对漆器、珐琅器感兴趣。他耐心教导我看哪些专业书籍和如何鉴别文物。”一年后,李久芳先生因身体原因,主动提出辞去组长职务,举荐陈丽华担任。之后,陈丽华在故宫博物院做到副院长职务,直至退休。
从旅顺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成长为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一路上有时运相济,有前辈无私相助,也有自己的脚踏实地。回首职业生涯的发展杏彩体育,陈丽华说:“我相信,堂堂正正做人,脚踏实地工作,这是至关重要的。”
退休10年来,被返聘的陈丽华还是跟退休前一样在故宫博物院办公,“我工作日的大致安排跟退休前差不多。我一般都是上午9点到办公室,下午5点左右下班”。退休后的她除了担任《故宫日历》主编,还担任过故宫研究院明清宫廷制作技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也会有课题研讨和讲课讲座工作。
在故宫工作37年,陈丽华最感念的是自己有幸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里接受熏陶,“浸润于无声的文化大美之中,看到的都是古代能工巧匠们留下的艺术精华,走进故宫,目之所及,都是精神上的享受”。
日日受到熏陶,对美的感受与判断,也融进日常生活里。陈丽华喜欢中国东方美学中的含蓄内敛、深远高雅之美。瓷器类,她最喜欢澄净的德化白瓷。“我家里的装饰风格也是非常简约的,整个空间会追求一点雅的意境。比方说,家里挂着欧阳中石先生和启功先生赠给我的书法作品。欧阳中石先生写的是‘日丽华光满,天和气象新’,里面有我的名字;启功先生写的是‘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这是一首唐代的诗。能把他们的书法摆在我的家里头,我很感谢。每当回到家,看到这样美好的字,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会油然而生,看着它们就是一种享受。
陈丽华以漆器、珐琅器研究为业,但身处故宫这样一个文化海洋之中,很难不涉猎别的领域。尤其做了《故宫日历》之后,需要了解的知识太多了,光靠原来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做这8本《故宫日历》,逼着我去研究专业领域之外的内容,这样一来,也让我意外地收获很多。比如说我以前对古建筑是不太了解的,只是大概知道宫殿建筑的一点历史。”
2020年鼠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陈丽华给那一年《故宫日历》定的策划思路是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带着读者沉浸式地游览紫禁城。2020年日历中12个月的主题词,除了一月以“天开于子”为主题词呈现生肖鼠文物之外,二月至十二月主题词设置为宫城肇建、皇建有极、家国天下、中正仁和、螽斯衍庆、天年颐养、慈寿康宁、敬天法祖、佛道同辉、文华武英、御苑翠赏等与紫禁城建筑相关的主题词。“就是在那次的工作过程中,我开始比较深入地了解故宫古建筑。”
如今,陈丽华也还是喜欢在故宫里到处逛逛,“故宫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韵味”。走到寿康宫,会让人想到那些皇太后、太妃们的命运。走到宁寿宫区域,会让人想起乾隆皇帝对于自己退位后养老之所的规划。每走过一片区域,思绪都不局限于这一方天地,无限的遐想总是超越时空的。
杨丹霞: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故宫日历》书画版主编。自 1983年9月入职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研究、鉴定工作 已 40年。发表学术论文《古书画作伪的地区性》《雍正皇帝书法管窥》《中国古代“高士图”及其衍变》等百余篇。担任“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等展览策展人。
隆冬初雪,在故宫东华门旁的小院里,杨丹霞翻开《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年》,用手指搓一搓书页,春夏秋冬四时对应的独特香气留在指尖。这是《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年》送给读者的特别礼物。
杨丹霞已经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四十载春秋,作为《故宫日历》书画版的主编,她把自己对中国传统书画的研究倾注在这部“可随身携带的故宫书画馆”,亦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读 者的关心,变成日历上一个个暖心的细节设计。
翻开《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 年》,映入眼帘的是动物与植物交相呼应的自然生机。传为北宋赵佶所作的《芙蓉锦鸡图轴》,锦鸡跃上盛开的芙蓉花枝头,雍容生动;清代八大山人的《白鹭图页》中,白鹭漫步于荷叶,冷峭孤寂;北宋赵昌的《写生蛱蝶图卷》,在夏野平坡翩飞的大琉璃凤蝶、斐豹蛱蝶和躲藏于萝卜叶之下的蚱蜢无不传达出野趣;清代石涛的《楷书题新竹鲜笋诗页》,书法风格古拙苍劲……一本小书,翻阅之间,犹如穿梭于古书画馆一般。
《故宫日历》书画版首次推出的是2023年日历。相比于出版多年的传统版《故宫日历》,书画版刚出版到第二本。杨丹霞既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又是《故宫日历》书画版的主编,最近这两年来,她用匠心关注日历里的每一个细节。即便是一张看似普通的日历腰封包装纸,其背面其实藏有两张精美的主题书签。
在《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 年》中,一年四季按照不同主题归类展现历代书画家眼中的自然之美:春日花秾解语,鸟鸣熙春;夏日蝶舞虫歌,鱼跃龙飞;秋日蔬香果美,人间至味;冬日百兽率舞,永享太平。基于这四个主题,再配以欧碧、雪青、姜黄、玉钗蓝色四种中国传统色,呈现四季美好。沿袭书画版2023年日历的香气设计,《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 年》依然带给读者充满香气的阅读体验——在特别印制技术的加持下,摩擦每季度中间月份的画面,可在指尖嗅到四季香味: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艾草、秋天的葡萄、冬天的松木。
“希望读者能拥有一座‘可随身携带的故宫书画馆’”,杨丹霞和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专家们共同努力,让读者每天都可以沉浸在书画之美中。她带领撰稿团队深入浅出又全面地解析着每 一幅书画作品,在百余字的文字介绍中,可以了解到作者生平、作品内容、笔墨技法、艺术风格等丰富信息。
日历可看、可听、可触摸、可延展。杨丹霞和专家团队精选部分内容制作了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视听效果,用手机扫日历上的AR二维码,可进入小程序看到鸟儿“飞”起来、鱼儿“游”起来、文物“活”起来。读者还可扫描页面上的音频二维码,收听撰稿专家在古琴曲伴奏下所解说的文物讲解音频。
2023 年是杨丹霞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第40个年头。“如果自己的兴趣和从事的职业是完全吻合的,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拍摄当天,恰逢故宫岁末初雪,杨丹霞沿着护城河边走边说。
杨丹霞对中国古书画的热爱源于家学。父亲杨臣彬是中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儿时,杨丹霞常跟着在故宫工作的父亲去故宫,那段时光算得上是杨丹霞的“蒙学”(启蒙教育)。讲起小时候,杨丹霞说,她常常偷瞄父亲在办公室里看画的神情,觉得他好像在做一件特别神秘伟大的事。“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留下的东西,爸爸和他的同事一起研究、探讨,都说得头头是道,我当时想,要是将来也能到这里工作就好了。”
自幼成长于浓郁的书画研究、文物鉴定氛围, 杨丹霞从初中便开始替玉器研究专家杨伯达(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和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等先生誊抄稿子。“到故宫工作,也成了我的愿望。”
1983年9月杨丹霞如愿考入故宫博物院。最开始,她没想着“子承父业”到书画组去工作,她的第一志愿是去陶瓷组。她心里有一股证明自己的劲儿,“我父亲是做书画研究的,假如 我学得不尴不尬,人家会说,瞧瞧,丢我父亲的人。 如果我要学得还可以,人家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比我们条件都好,你该成啊。 别人可能会忽略掉你为此付出的很多努力”。
不过,冥冥之中她的人生似乎注定是要和书画研究连在一起的。“陶瓷组没要我。当时我只有八十斤,太瘦了,别人说我还不如一个放鸡毛掸子的瓷瓶沉,能指望这么细脚伶仃的小女生下库房去推车干重活吗?陶瓷组没收我,最后我还是去了书画组。”
即便是有家学渊源,但真正造就一位古书画研究专家的,还是自身的勤勉。杨丹霞谦虚地说:“最开始什么都不懂,要从头学起。”
杨丹霞的书画研究是从“边干边学”中开始的。“老先生们教我文物怎么开卷、怎么包。至于平时从老一辈先生口中听到的书法家、画家,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就自己去看书、查资 料多了解。 ”她家当时住在故宫北门外,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饭,接着回到办公室学到晚上10点关城门再回家。
回顾以往,杨丹霞觉得,数十年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研究,并非像许多不了解文博工作的人想象的那样枯燥无趣,而是充满了乐趣和获得感。每当陪着老先生在库房看藏品,特别是每当不但回答上了老先生的考问,还得到了肯定,自己学习书画鉴定、研究作品的信心就更强了,感觉如沐春风,干劲十足。
多年的努力与积累,杨丹霞练就了业内公认的古书画鉴定功力,也自有一种独到的观看方式。她将鉴定、研究书画视为一种与古代先贤的精神交流:“古代任何一位书画家,都是真实的历史存在,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他们更是有血有肉、经历无数悲喜艰辛的生命个体。所以,每当看到一件书画作品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在了解其家世背景、生平行实、宦迹交游等史实的基础上,去尽量贴近他,体味他是怎样创造出这幅作品的——他是在怎样的情绪下创作的?他先画的是什么和后画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笔法与技巧?这些笔墨与他的前辈、与古人的某种风貌是否有关联?画面的构图与笔墨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效果?为什么他会选择这样的颜色?再结合书画的款印、题跋,就能较为贴切地了解到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缘起和风格特点。在书画鉴定和研究中,不但要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学、美术专业知识,明了艺术创作规律,更要让自己的结论符合常情、常理,才不会让我们对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的研究陷入历史虚无或者个人的凭空想象。”
杨丹霞笑言,对于一件书画作品,“看过”和“看了”有本质的区别。“‘看过’是打卡,‘看了’的‘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去完成时的概念,而是有了然于心的意思——对一个展览,看完的当天晚上就要在脑海里‘过电影’,即回想和重温。第二天再翻翻笔记,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这个动作,反复地回味与印证,是记住作品和作者的‘样貌’即风格的最好方法。日积月累,必有收获。锻炼自己的头脑,要像电脑一样,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存盘’。所以,书画鉴定与研究不是玄学,只要你像古人所说的‘一心两眼,痛下功夫’那样,就能学有所成。”
入行四十载,杨丹霞坚持着每年阅看一万件书画的习惯。除了日常工作,她还会利用一切机会和休息时间,去看各个博物馆、美术馆、拍卖行的书画。她说:“无论是什么地方的书画, 只要对学习和研究有益,我都去看,也带学生们去看。 因为从事书画鉴定,就要保持阅读量,才能维持对笔墨的感觉和判断力,而不是坐在电脑屏幕前看图,那是学不成鉴定的。 ”
“书画这一行不像别的专业,需要有长期的积累、揣摩、归纳和总结,十年才算入门。”杨丹霞说,“我们这个工作,无论你是研究美术史的个案,还是做书画鉴定,都需要和研究对象作长时间的、亲密无间的接触,要保持足够的亲密度和熟悉度。”杨丹霞一直觉得做书画研究就像人和人交往,要跟这个人足够熟,才能在人群中确认彼此。“如果今天见了一面,两年不见,再碰见时就会发愣。如果是天天见,在门外喊一声,我就知道你来了。研究书画也一样,研究者要从大量的作品里面找出这个书画家的笔墨规律和艺术特点,然后才能形成初步的判断标尺,而且在之后还要不断地对这一标尺进行修正、完善,最终才能从量变到质变,让判断的标尺更合乎历史的本来面目。”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杨丹霞将其内化进自己的生命里,“读万卷书,说的是历史文献和文学功底,这两方面一定要厚,当然美术史的专业知识也不可或缺。行万 里路有两个层面,一是指要亲近大自然,因为很多中国古代画家画的内容都是从大自然当中来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你才能与艺术家一样,从而具备艺术感悟力; 另外就是要尽可能地多观摩、阅读书画,有好东西的馆不止故宫一家,再说私人收藏也有好的,一定要饱游饫看,眼睛富,格局就大,心就不穷”。
杨丹霞不仅悉心为《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年》挑选古画里的花鸟果蔬、鱼虫走兽,日常生活中,她也喜爱莳花弄草。她在办公室外的花池里种下月季、牡丹,花香四溢,还有她栽种的树龄二十多年那棵香椿树,“每年春天,大家一起摘香椿”。她爱生活,如父亲一样。“以前我家房子前面有很大一块空地,就种着高大的香椿树。家里人还种了扁豆、蛇豆、葫芦、丝瓜和花草。春天有丁香,秋天有石榴,暑天月亮好的晚上,吃完饭,会在院子里面摆上茶点,看书累了,父亲就会拿出箫来吹《春江花月夜》。”
不上班的时候,杨丹霞把生活安排得特别丰富,她让自己沉浸在艺术的世界。她不仅是传统书画的研究者,还是现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我是798的常客”,中国现当代的艺术家,欧 洲的年轻画家,她都喜欢、都关注。 “古琴、二胡这类中国传统民乐,摇滚、蓝调、爵士乐这些音乐,我也都喜欢。 ”杨丹霞说,1985年英国威猛乐队到北京工体演出,她还跑到现场去听,“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你走之前叫醒我),威猛乐队代表曲目中的歌词,她一下就哼唱了出来。
不久前她利用年假去日本观看根津美术馆的“宋画展览”,在那里,她不仅欣赏了期盼已久却未曾谋面的古书画作品,也游览了该美术馆精美的园林。她还和朋友一起,去东京柏悦酒店的爵士吧近距离感受来自美国肯塔基州的女歌手的Live Show,她把录制的歌手演唱视频发到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她的社交媒体账号,是她艺术鉴赏的自留地,她的审美志趣、专业研究和日常生活,甚至是追星日常都在这块小天地里与不同年龄的网友分享。
借由《故宫日历》的宣传工作,杨丹霞还上了几次故宫出版社官方平台的直播,“我希望尽可能地为我的读者服务,书画日历卖多少跟我没有利益关联,但是能在直播上跟读者见面,回答大家的问题,倾听他们的需求,挺好的”。不仅如此,她开设了微信视频号,在视频里讲传统书画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和新媒体接轨。“因为我的工作和乐趣是一回事儿,这些在别人看来是份外的、费力不讨好的事,我愿意付出,并不觉得辛苦。”在她看来,通过自己的讲述让传统艺术与新媒体接轨,是一件快乐的事。“其实博物馆本来就是为大众服务的地方,能在直播中与大家分享,也是比较有效的传播方式。”她把直播分享视为交流,“读者和观众里也有高人,作为书画研究者,不要妄自尊大,把自己想得高不可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如我们的日历,对于植物、动物的识别或解读,如果有什么错误或不足的地方,读者中有高人给我们指出来,我们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学到东西,这不是好事嘛!”
秋收冬藏,春生夏长。当新一年的《故宫日历》被翻开,故宫珍藏的文物故事将会给人一整年的陶养。